top of page



父母關係影響孩子成績
珊妮總是很安靜、很用功,學習能力很強,成績夠好,六年級念完之後,一定可以轉到職業預校就讀。但是,她為了準備轉學所需的證書去考實作測驗時,卻沒通過。叫她參加資格考試似乎是浪費時間。珊妮遇到危機。 珊妮的母親是個活力十足、腳踏實地的女人。她到辦公室來找我,告訴我說她是單親媽媽,...
8月6日


周鼎文導師言:自殺者是恐怖分子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這是人生之中所必須經歷的八件大事。也可以說,人生就是由這八個字組成的,它們如此精煉地概括了紛繁複雜的人生。這其中,死亡,是我們最難以接受的,然而卻又是注定發生的。而且,死亡總會帶給我們無法估量的巨大影響,會影響我們的心理狀態、性情發展,影響我們的處事方式...
7月23日


笛特理希就是不去上學
一個十五歲男生的媽媽打電話給我,她已經束手無策了。過去幾個星期,男生拒絕上學,她又是個單親媽媽,白天必須上班,因此她不能自己把孩子拖到學校去。他堅持要留在家裡。奇怪的是,這個男孩功課很好,在班上也有一些朋友。就學校來說,看不出任何明顯的原因為什麼他不想上學了。...
4月16日


孩子如何對父母的態度
在瑪莉安老師的教室裡,把家族脈絡當作學習工具。 孩子對父母的態度,是尊敬並感謝父母給了他們生命。我跟孩子們說,維持這種態度的孩子,即使他們沒有得到想要的一切,也會從父母那裡得到很好的禮物,使生命變得強壯。我們尋找能夠表達尊敬與感激的身體姿態或動作,結果學生們自己提出在父母...
3月5日


消除癮癖的核心關鍵原來是?
子女必須跟隨父親,就像母親跟隨其丈夫 海寧格:我經常看到癮癖的模式。癮癖的出現是由於母親鄙視她的丈夫,同時更向孩子灌輸「父親一無是處」的觀念,而且讓孩子知道他們無法從父親那裡得到任何的好處,只能從母親那裡得到,孩子便會對母親做出過多的要求,這樣是有害的。 "癮"...
1月22日


無意識地複製帶來孩子的不幸
父 母和孩子間的愛,像其他關係中的愛一樣,受限於連結、施與受以及適當的功能區別。和其他的愛不同的是,當持續維持「施與受」不相等的時候,父母和孩子間的愛進行得最順利。 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第一個「愛的序位」就是:父母給予,孩子接受。 孩子們從父母那裡所得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
2024年11月27日


家庭的施與受如何平衡
問 :我有一個問題,孩子接受父母所給予的,但是如果我把姊當作是母親,也從她那兒得到一些東西,那又會如何呢 ?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理所當然,但從姊姊那裡得到的又是怎樣呢 ? 海寧格 :父母把他們有的東西給了孩子,父母無法多給一些,也無法少給一些;孩子也只能得到那樣的父母,無法增...
2024年11月13日


比親子爭奪更重要的事
有 很多作父親的不知道自己原來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也有很多母親失去了她們的孩子,來了一個人就這樣帶走了她的孩子,有些母親知道誰帶走了孩子,有些卻對此毫無頭緒。之後的狀況可能會發展成孩子也不想跟長久以來疏離失聯的父親或是母親有所聯絡,跟孩子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還對孩子這樣的想法...
2024年9月25日


給被領養的孩子的冥想:告別
建議用以下的這個內心練習,來協助被領養的孩子用愛放下父母。 這個道別,有兩個關鍵: 首先,必須完全地接受父母所給予孩子的一切。 其次,必須徹底放棄想要索求更多的希望。 有關這個練習的細節如下:讓孩子閉上眼睛,想像父親與母親就在眼前。他們以男人與女人的身分彼此相愛。他們不由自...
2024年8月14日


父母離異下孩子如何擁有健全的身心
從小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走向兩種不同的發展:一種是孩子會特別公平或公正,可能會從事律師、員警之類的職業,或熱衷於鍛煉,希望能夠保護爸爸或著媽媽。這種情下,排列師需要引導孩子從父母關係中退出來尊重父母相處的方式,回到自己作為孩子的序位上,用成熟的方式去愛父母...
2023年6月1日


『尊重和感激』~瑪莉安老師親子工作坊學員心得
德國瑪莉安老師是國際知名的系統排列導師,她尤為擅長的是把系統觀和系統排列應用於家庭親子教育以及學校師生關係的領域。感恩于周鼎文老師創辦的國際系統排列機構翻譯出版了瑪莉安老師的書《當我們同在一起》,我得以拜讀此書並拓寬了這一領域的關於系統的認知和洞見。...
2023年5月29日


你的母親不是你的母親?- 談正確的母子(女)關係
奕斌的父親是一個沉默抑鬱的老兵,夜裡經常在酒後家暴年輕的母親,當時年幼的奕斌就下了一個決定,等他長大有能力了,就要保護母親離開家...轉眼間,奕斌已經年過40,父親也早已去世,奕斌想要建立自己個人的家庭,卻屢屢找不到適合的人選,不是遇上身心失衡亟需要照顧的人,就是在他背後出...
2023年4月26日


我們在一起...吧?
許多關係的開展,都是從一句 “ 我們在一起吧!” 揭開序幕,但在說這句話之前,究竟有多少人真的認真思考過在一起的理由,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許多親密關係問題的起源,其實和在一起背後的理由脫不了關係,在現實與社會風氣的鼓吹下,許多人的結合並不是因為愛,而是把這份關係當成工...
2023年4月10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