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父母關係影響孩子成績


ree

珊妮總是很安靜、很用功,學習能力很強,成績夠好,六年級念完之後,一定可以轉到職業預校就讀。但是,她為了準備轉學所需的證書去考實作測驗時,卻沒通過。叫她參加資格考試似乎是浪費時間。珊妮遇到危機。


珊妮的母親是個活力十足、腳踏實地的女人。她到辦公室來找我,告訴我說她是單親媽媽,獨立撫養兩個女兒,孩子們的爸爸在珊妮四歲那年離開了她。他有酗酒的問題,甚至因為「金融違法行為」坐過牢。一直到今天,他都沒有做過任何努力,想辦法照顧女兒。「兩個女兒都不想跟他有任何瓜葛。」珊妮的媽媽說。


我慢慢瞭解為什麼珊妮沒能通過實科中學的資格考。這可能是她和父親關係中斷造成的結果,而恢復關係就是向外踏出的一步。


當我向珊妮的母親提出把這個想法時,她說她會盡全力阻止珊妮再見到她的爸爸。他不只讓她失望,也讓兩個女兒失望,他是孩子們最糟糕的榜樣。我告訴她,我完全瞭解她的感受,而我們的談話也就到此結束。我知道與家長討論問題的基本規則之一是,談話到最後要記得告訴他們,你瞭解他們,而我事實上也真的瞭解珊妮的母親。我看見她的痛苦,也明白她合乎邏輯的論點。我要是堅持向她說明系統基本序位的效果,就很不恰當了。我知道這些序位會用別的方式發揮影響力,而事情也的確是如此。


這種經驗我一天到晚碰到,珊妮無意識地吸收了我們談話的大意,所以幾個星期之後,她跟我說她想和爸爸見面。她父親已經和她母親連絡上,希望能見見兩個女兒。「媽媽要爸爸先付扶養費,才可以跟我們見面,」珊妮說:「但是我覺得他不會付錢。」珊妮看起來非常難過,我告訴她,在晚上睡覺前,就算她認為事情不會成真,也要想像一切都順利如願。


她同意一試,第二天她告訴我,這個練習已經發生作用了。這是催眠治療中一個非常有效的練習。過了幾天,珊妮又來找我,跟我說她父親邀請她和妹妹去參加一個春季園遊會,媽媽決定讓她們去。星期一,珊妮到學校來上課,整個人容光煥發。她是一個脫胎換骨的女孩。她帶了她父親送她的一個好大的心形薑餅來,從那時起,她可以定期和爸爸見面了。


ree

到了學年結束時,珊妮的成績進步了。靠著一封特別推薦信的幫助,她得以在九月參加轉學的資格考試,而且考得非常好,如願轉學。


在很多情況下,離了婚的母親說她們的子女是自由的,也說得做重大決定或他們想要什麼特別的東西,就會把孩子送到父親那裡去。這樣,父親就有機會參與。


我告訴她們這樣做實在不太好,她們聽了都很驚訝。我建議她們應該聽聽孩子的要求,然後和孩子的父親一起討論、一起做決定。接著,他們兩個人應該一起讓孩子知道決定的結果,這樣,孩子會覺得他們在父母之間受到保護,他們和父親或母親之間懸而未決的衝突也就不必繼續下去了,而且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父母之間的緊張狀態繼續存在,孩子很容易陷入其中。只要孩子還在求學,處理這種情況的最佳方法就是,父親和母親定期會面,一年至少三到四次。見面時把個人的衝突先擺在一邊,完全以孩子為主。


在我個人的經驗裡,孩子會像老鷹一般聚精會神觀察父母的會面,之後則想要知道父母到底談了些什麼。父母的見面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受到保護的正面感覺。我有時會說:「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夠在處理關係時,擺脫掉自我中心的態度,但是為了孩子,我還是努力做到了。雖然我『練習』了很多年,這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對我來說,那是唯一重要的事。」


當然,我的班上也有些孩子的父親顯然決定永遠切斷父子關係。我把相關的經驗告訴這些孩子的母親,並且要她們記住,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關係仍然會繼續發展,孩子們不應該放棄希望,有一天,他們會再跟爸爸取得聯繫的。


但是我們也談到為人父母者最艱難的工作之一可能就是,帶著愛,看著一個人怎樣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促成某種命運實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並體驗到一個人本來沒有過錯卻為此產生內疚的感覺。


知名的婚姻治療師約格·威利(JoergWilli1991)說過,承擔責任的能力(Schuldfahigkeit)是做父母的一個必要的德行。


我們應該有能力期待我們的孩子去面對自己的命運,而不應該企圖影響孩子的命運,使他們遠離命運,或掩飾他們的命運。


比如說,一個母親的第二任丈夫永遠不可能取代孩子真正的父親,他永遠只是一個像父親一般的朋友。假如他能夠承認孩子的親生父親,孩子更容易尊敬他、接受他。我們對孩子,只能給予支持並誠實以待。


摘錄自 當我們同在一起

瑪莉安•法蘭克 著

Comments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版權所有 © 2025  財團法人新北市醒覺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電話:0909-715797 /02-25783442            郵件信箱:service@metataos.org

關注我們 獲得最新消息

感謝訂閱!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