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幸福安樂
- Technology Metataos
- 5月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幸福安樂」和秩序與和諧有關,所謂的「秩序」就是萬物萬事皆有其合適的位置,恰如其分地一起運作,每個部分將自己的角色做好,和其餘的一切和諧一致。
同樣地,團體內若有許多成員各司其職有所貢獻,攜手一同運作,待在這樣的團體感覺實在很棒。而所謂的「一同運作」意思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需求和能力,互相給予、互相接受。同樣,「秩序」在此也有其作用:團體裡的每個人都待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
例如一個家庭裡,父母就是父母,小孩就是小孩,小孩之中的老大就是老大,老二就是老二。父母在家庭裡主要擔任給予的角色,小孩則是接受,根據位置和角色不同,有人帶著愛給予,有人帶著愛接受,而這樣的方式令人覺得舒服。
一旦有人離開了適當的位置,秩序就被打亂了,好的感覺也在家庭中消失,只有在每個家庭成員都覺得舒服的情況下,個人才會覺得舒服。
這樣的道理同樣也適用於內在的「幸福安樂」,除了身體的幸福安樂,靈魂也覺得舒服。同樣地,內在的「幸福安樂」也取決於秩序和和諧,思想和情感的井然有序。
有序的思想和失序的思想,兩者之間的差異為何?有序的思想和情感基本上就是「充滿尊重和愛」的思想和情感,只要一偏離愛和尊重(例如:覺得自己比他人優越,或是指責他人),內在的幸福安樂就逐漸離去,還有那些感受到我們散發出的失序思想和情感的人,他們也會逐漸失去幸福安樂。
失序的思想和情感表現於外就是對自己的擔心,以及對別人的擔心,而「擔心」就是恐懼的思想和情感,它限制了我們,和我們的幸福作對,也和我們擔心的對象的幸福作對。
這樣的擔心和恐懼事實上和人的內在心念印象牽連在一起,通常這些心念印象來自於過去,換句話說,過去的不讓它過去,反而透由心念印象使之不斷起死回生,於是幸福安樂也不斷地減少。如果能讓過去就此成為過去,就能為過去帶來秩序。
同樣地,讓未來就留在未來吧,停止擔憂未來的事,它想的話,自然就會來了。如此的我們身體覺得舒服,靈魂也覺得舒服。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是心靈上的幸福安樂,它超越了身體和情緒上的幸福安樂,同時卻又作用回饋給身體和靈魂的幸福安樂。
心靈的幸福安樂來自於和心靈力量保持一致,那個心靈力量平等地在萬事萬物背後運作著,因為萬事萬物全都存在於那份力量中。處於那份心靈力量之內的我們也能按照事物原本的樣子親切地轉向它們,因為每件事都只能按照心靈力量的安排和愛,處於自己的境地裡。和心靈力量和諧一致的我們能夠按照事物原本的樣子轉向之,按照其原本的樣子與之連結,全都帶著愛這樣進行著,幸福安樂毫無阻礙。最終,所謂的「幸福安樂」其實就是「連結」的感受,以各種方式感覺連結。而充分的施與受、帶著愛的接收、傳遞、分享,就是「連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