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3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孩子如何對父母的態度
在瑪莉安老師的教室裡,把家族脈絡當作學習工具。 孩子對父母的態度,是尊敬並感謝父母給了他們生命。我跟孩子們說,維持這種態度的孩子,即使他們沒有得到想要的一切,也會從父母那裡得到很好的禮物,使生命變得強壯。我們尋找能夠表達尊敬與感激的身體姿態或動作,結果學生們自己提出在父母...
94 次查看


1月2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傲慢的愛
當家族中的後輩試圖要為前人付出,彷彿這位後輩的地位與前人平等,甚至高過於他,而不是接受前人的給予並尊敬他時,施與受的法則就出現逆轉。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父母親從孩子身上得到他們在自己父母或是伴侶身上所無法得到的,而孩子也願意為父母親付出。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父母就變成孩子,...
61 次查看


1月2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消除癮癖的核心關鍵原來是?
子女必須跟隨父親,就像母親跟隨其丈夫 海寧格:我經常看到癮癖的模式。癮癖的出現是由於母親鄙視她的丈夫,同時更向孩子灌輸「父親一無是處」的觀念,而且讓孩子知道他們無法從父親那裡得到任何的好處,只能從母親那裡得到,孩子便會對母親做出過多的要求,這樣是有害的。 "癮"...
37 次查看


2024年11月2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無意識地複製帶來孩子的不幸
父 母和孩子間的愛,像其他關係中的愛一樣,受限於連結、施與受以及適當的功能區別。和其他的愛不同的是,當持續維持「施與受」不相等的時候,父母和孩子間的愛進行得最順利。 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第一個「愛的序位」就是:父母給予,孩子接受。 孩子們從父母那裡所得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
67 次查看


2024年11月13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家庭的施與受如何平衡
問 :我有一個問題,孩子接受父母所給予的,但是如果我把姊當作是母親,也從她那兒得到一些東西,那又會如何呢 ?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是理所當然,但從姊姊那裡得到的又是怎樣呢 ? 海寧格 :父母把他們有的東西給了孩子,父母無法多給一些,也無法少給一些;孩子也只能得到那樣的父母,無法增...
21 次查看

2024年10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如何安定孩子的心?
孩子安定感的來源 孩子們感到最好的是:父親尊重自己和他的妻子,母親也尊敬自己和她的丈夫。那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是夫妻間關係的延續和完成;孩子是他們對彼此的愛的加冕與完整,當父母彼此相愛時,孩子們就會感到自由。 這個關鍵是愛的方式和品質,當父親對女兒的愛有好的影響時,它是透過...
8 次查看


2024年9月2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比親子爭奪更重要的事
有 很多作父親的不知道自己原來不是孩子的親生父親,也有很多母親失去了她們的孩子,來了一個人就這樣帶走了她的孩子,有些母親知道誰帶走了孩子,有些卻對此毫無頭緒。之後的狀況可能會發展成孩子也不想跟長久以來疏離失聯的父親或是母親有所聯絡,跟孩子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還對孩子這樣的想法...
11 次查看


2024年8月1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給被領養的孩子的冥想:告別
建議用以下的這個內心練習,來協助被領養的孩子用愛放下父母。 這個道別,有兩個關鍵: 首先,必須完全地接受父母所給予孩子的一切。 其次,必須徹底放棄想要索求更多的希望。 有關這個練習的細節如下:讓孩子閉上眼睛,想像父親與母親就在眼前。他們以男人與女人的身分彼此相愛。他們不由自...
3 次查看


2024年8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婚姻成敗的關鍵
有一對夫妻決定要離婚,女兒跟著妻子。這個男人不想要有小孩,後來和另一個也不想要有小孩的女人結婚了。幾年之後,這個男人的第一任妻子突然死了,所以這個女兒就來和她的生父與繼母住在一起。 這個孩子和她的繼母都不喜歡對方,雙方都覺得對這個男人的愛有占有權,並且為了優先的地位不斷地競...
4 次查看


2023年6月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父母離異下孩子如何擁有健全的身心
從小在父母的爭吵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走向兩種不同的發展:一種是孩子會特別公平或公正,可能會從事律師、員警之類的職業,或熱衷於鍛煉,希望能夠保護爸爸或著媽媽。這種情下,排列師需要引導孩子從父母關係中退出來尊重父母相處的方式,回到自己作為孩子的序位上,用成熟的方式去愛父母...
138 次查看


2023年5月29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尊重和感激』~瑪莉安老師親子工作坊學員心得
德國瑪莉安老師是國際知名的系統排列導師,她尤為擅長的是把系統觀和系統排列應用於家庭親子教育以及學校師生關係的領域。感恩于周鼎文老師創辦的國際系統排列機構翻譯出版了瑪莉安老師的書《當我們同在一起》,我得以拜讀此書並拓寬了這一領域的關於系統的認知和洞見。...
179 次查看


2023年5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談分居與離婚家庭
“ 我們置身在分居和離婚充斥的文化之中,假如孩子能夠自由地愛他們的父母,就能夠自由地發展自己。” 在我的教書生涯當中,我教過的班級裡,父母不是分居就是離婚的孩子越來越多。我可以清楚感覺到,很多孩子想要掩蓋這個事實。我覺得,因為爸爸沒有和他們住在一起,孩子們已經很苦了,社會又...
153 次查看


2023年4月26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你的母親不是你的母親?- 談正確的母子(女)關係
奕斌的父親是一個沉默抑鬱的老兵,夜裡經常在酒後家暴年輕的母親,當時年幼的奕斌就下了一個決定,等他長大有能力了,就要保護母親離開家...轉眼間,奕斌已經年過40,父親也早已去世,奕斌想要建立自己個人的家庭,卻屢屢找不到適合的人選,不是遇上身心失衡亟需要照顧的人,就是在他背後出...
547 次查看


2023年4月10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我們在一起...吧?
許多關係的開展,都是從一句 “ 我們在一起吧!” 揭開序幕,但在說這句話之前,究竟有多少人真的認真思考過在一起的理由,與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許多親密關係問題的起源,其實和在一起背後的理由脫不了關係,在現實與社會風氣的鼓吹下,許多人的結合並不是因為愛,而是把這份關係當成工...
96 次查看


2023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清明好科學!你知道嗎?祖德芳流不只是傳說!
華人向來重視先祖,在過去傳統家庭中幾乎都設有祖先的香案,除了早晚一柱清香,每逢清明、端午、中秋、中元與除夕等傳統節慶,更是要準備三牲四果來祭祀,若家庭中有重要決定,也必先燃香與先祖稟報後,才去做後續的處理。 在家中,長輩們通常對於先祖們的存在與影響是深信不疑,但新一代的朋友...
257 次查看


2023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清明無法掃墓祭祖?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慎終追遠!
清明,位列24節氣之一,與春節、端午、中秋合稱中華傳統四大節日,是家族共聚的重要場合,也是對先祖表達懷念、感恩、孝順的日子。 通常,在清明前後的這段時間,許多家族都會約定一個時間,到共同祖先的墓地舉行掃除清理、祭祀與祈福的活動,同時在活動結束後也會邀請共餐,聊聊近況彼此交流...
239 次查看


2023年3月3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如何帶著家族的愛,活出真正的自己?
在東方的傳統觀念裡,興旺家族一直都是重要的理想,而培育出優秀的子女更是大部分家庭的夢想,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華人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家長都以子女為優先,而整個家族也為下一代投注了不少的關注與心力,這從每年節慶團聚時,遠房近親皆熱情關心彼此下一代的教育與發展可見...
121 次查看


2023年2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職業婦女如何雙全家庭與工作?
現代人提倡男女平權,除了讓女性能自主的探索整個社會結構,也發展出了許多早期女性少見的生活模式,即便今日女性於法律上被賦予與男性相等的權利,但在先天生理條件與約定成俗的社會文化下,仍不斷面臨許多隱藏的阻障,尤其是有了婚姻之後,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成了最大的挑戰,職場壓力加上伴侶...
107 次查看


2022年8月1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課程報導】鑽石成長班三講 創造家庭幸福的秘訣(上)
家庭,是每個人人生的基礎,即使從小不幸失去原生家庭的孤兒,最初也是由母父親結合,才來到這個世界,而未來也將走上探索自己家庭的路;在一生中,沒有人可以避開家庭課題的學習與挑戰,也都享有機會去創造並獲得家庭的幸福與溫暖,可惜的是,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在現代文化與教育體系中,並沒有太...
33 次查看


2022年8月1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課程報導】鑽石成長班三講 創造家庭幸福的秘訣(下)
我的家庭 我誕生的地方 有我童年時期最美的時光 那是後來 我逃出的地方 也是我現在眼淚歸去的方向 –– 家 羅大佑 一開始,我們沒有任何評斷與批判,直心的熱愛著我們的父母與家庭,後來逐漸長大,我們覺得這樣的家庭存在著問題,我們不想承擔也不再想重複那些不愉快,於是...
14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