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遺產的祝福與詛咒

  • Technology Metataos
  • 10月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ree

歌德對於遺產的說法是「這是你從你父親所繼承的一切,他是為了使這一切變成你的而去掙來的。如此看來,遺產變成一種任務。」


而問題就在於這遺產能符合我們的個人命運嗎?它能夠減輕命運的負擔並使其更加拓展嗎?它有在侍奉命運嗎?我們能夠跟自身所得遺產一起侍奉自身命運嗎?或是這遺產把自己放在命運與使命的位置呢?


它會變成我們的重擔,或甚至詛咒呢?特別是當遺產將我們纏進某些錯事所造成的後果,像是它源自別人的損耗、甚至傷人性命呢?我們要怎麼處理這種遺產呢?


簡單的辦法就是「放棄它」通常這也是正確的做法。


而需要花費大量心思的選項即是「接受它」,是為了要以良善的形式跟它一起繼續下去。那麼我們就賦予自己一項使命,即借由遺產的幫助,使那些渴望和解的事物能夠回歸秩序。那麼我們就處在愛的侍奉之中同時運用它與放棄它。


那些期待遺產並早已對其作出規劃的人們,基本上是在等待他們的繼承對象死去。當他們在等待雙親給他們的遺產時,他們之間剩下何種關係?對那些將會接受遺產的人們而言,這算是何種祝福?它還值得嗎?它又值得什麼?



ree

當接受遺產的晚輩不只一個、繼承人是一群的時候,他們通常會爭奪自己分得的部份,特別是當其中一位獲得較優的對待,或是剛好相反。


對於雙親的榮耀在哪裡呢?對他們的親愛追思在哪裡呢?感激在哪裡、愛在哪裡呢?


像這樣的遺產通常會被浪費,而違背雙親的用意。還有什麼事物也跟著揮霍呢?我們從雙親接收的生命禮物有多少呢?


像這樣的遺產很容易變成詛咒,它會奪走某些事物,而不是給予。


具有消耗生命效應的這類遺產還有什麼特別之處?它是未經過我們的努力而來的事物。遺產如同金錢那樣,當它未經過我們的努力與成就而來到我們這裡,它就像是溜出指縫的水,是留不住的。


關於繼承人,還有一些我們可以觀察的,特別是當遺產相當龐大時,那些受贈者的生命裡還剩下什麼呢?他們還能以什麼來過活呢?跟那些真正以一己努力換來自己與家人溫飽的食物比較起來,那些裝飾在他們自己身上的怪異羽毛又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把遺產獻給生命的侍奉,那就另當別論,我們會借由事情的達成而得到它。依照我們所展現的努力,我們也有可能擁有它,那麼它就變成向給予之人表達感激與愛的形式,特別是那些在去世時還留給我們一些東西的雙親或是伴侶。


對於後者,是有需要注意的情形,像是還活著的伴侶是否具有選擇另一段新伴侶關係的自由?他們的未來是否仍是自由的?他們戴著哪種冠冕?那冠冕是他們自己的嗎?


基本的法則即是「遺產不是賺來的」。當我們認知到這一點,我們就不會受到它的限制,特別是我們的未來將一直保持在自由的狀態,也不會被他人的嫉妒所困,僅是閃耀著自己的光芒。


如果遺產附有重擔,我們借由放棄它來除去重擔。如果它附有祝福,我們就把它當成祝福來接受。我們繼續過自己的人生,讓遺產成為眾人的美滿祝福。


摘錄自:成功的序位 企業心管理

伯特.海寧格著

留言


  • Facebook
  • Twitter
  • LinkedIn

關於我們

  • 創辦人故事

  • ​執行長的話

  • ​經營理念

  • 隱私權及網站使用條款

客服資訊

  • 客服留言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個資保護公告

關注我們 獲得最新消息

感謝訂閱!

電話:0909-715797 /02-25783442            郵件信箱:service@metataos.org

版權所有 © 2025  財團法人新北市醒覺教育基金會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