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除舊迎新 再創顛峰 課程分享(上)
一年匆匆的又過去了,每一季的每一天其實都有很多發生,某些很顯著、某些則細微,如果您有花時間去觀察感受,會發現每天都是一個除舊迎新的過程,從身體細胞的凋亡與重生,到心理層面上的受阻與豁達,我們在每時每刻,其實都不斷的經驗到這些,而從中生出新的東西、新的創造。...
2023年12月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08 次查看


海寧格談良知和命運
學員:在傳統中命運總被視為是影響生命的超然權力。你怎樣看待命運? 海寧格:命運是人在不知道原因之下跟隨的路。當人清楚觀看時,他便洞悉到命運是受著家庭內無意識的集體良知支配的。我們只有在某些行為後果中,才能察覺良知的所在。希臘悲劇中有很多例子,不少英雄隨著自己的良知,以為是做...
2023年11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117 次查看


個人實現和完美
完美是一個極具份量的概念,靈性中的完美也是一個極具份量的概念,在修道院中最高的理想便是追求完 美。人們企圖用心理治療,如利用深入的徹底分析來追求完美。個人實現也屬於追求完美的一種,可是當我們看清楚那些所謂個人實現,其實也只是生活在別人的負擔上而已。...
2023年11月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57 次查看


再婚家庭中的秩序
學員:若伴侶中的一方或雙方曾已婚並有孩子,那麼在新的關係中有什麼秩序? 海寧格:首先,他們應該尊重前任伴侶。人們常提出的分手理由,例如丈夫脾氣古怪,這當然只是關係失敗的表面藉口而已。如果他們未曾相愛過,他們根本不會結婚。導致分手的原因,多數是深藏不露的。...
2023年10月3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21 次查看


玫瑰少年的前世今生 – 從系統觀探究來處,從生命法則找到歸處
最近有一部叫做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的電影引發熱議,才9天就衝破了億萬票房,成了本季賣座冠軍,隨著觀影普及度的推波助瀾,片中作為主軸的同志議題更廣為人知,相信目前已有更多不同年齡層的人對同志感到好奇,究竟同志是怎麼來的,又該走向何處呢?今天就讓我們透過系統觀的角...
2023年2月24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545 次查看

早期創傷破壞人生?Amar黃翎展老師談「缺乏歸屬」的影響
需求與歸屬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歸屬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當我們還是胎兒待在母親子宮裡時,就已經能開始感覺是否被歡迎、是否被接受,這形成了我們未來如何去詮釋、去面對自己的需求,當個人的早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伴隨而來的往往是不安全感,這些不安全感影響了日後的發展,例如情緒調節能力...
2022年10月1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374 次查看


墮胎,我心中的痛
序位法則:每個人都要有一個位置,即使是墮胎的孩子。 台北的鳳枝今年四十五歲,她是著名高級餐飲連鎖店的拓展經理,衝鋒陷陣地為這間公司開了十幾家分店,工作起來就像無敵鐵金剛一樣,完全不需要休息。她來參加我的課程時,整個人就像機器人一般,全身僵硬、面無笑容。我問她怎麼了,她說和...
2022年8月15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382 次查看


疾病背後的訊息是什麼?
一個覺得“莫名其妙”的身體狀況,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去探索它背後蘊藏的深層含義。 透過系統排列,讓我們重新看見;對待人事物,我們有了新的視角。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那麼我們就改變了看到的世界。 她因為腳痛走上台,坐在周鼎文老師的身邊。她走路略微一瘸一拐,腳痛已經好幾個星期了...
2022年5月2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131 次查看


「愛是個人生活世界的核心」金錢、工作與愛工作坊參與心得
這幾天的工作坊是我第一次上周鼎文老師的課。雖然工作坊的名字是「金錢、工作與愛工作坊」,然而在其中發現「金錢」、「工作」與「愛」這三項其實是互為表裡的,或者說是互為脈絡的。 而最終的結語是「愛是個人生活世界的核心」,當愛流動的時候,工作與金錢也會活絡起來。每個舉手上場的學員先...
2022年5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70 次查看


瑪麗安奶奶如何運用「系統排列」在學校教育
老師尊重一個孩子,其實就是尊重這孩子的原生家庭,這份尊重也包括含對整個家族命運的尊重,不管我們認為家族命運對這孩子發展和學習意願的影響是正面或負面都一樣。我們只是老師。孩子與他們自己的命運、家族一直相繫相連著,當孩子成功接納自己的命運時,再困難的系統排列就可以看見轉機。 ...
2022年5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83 次查看


海寧格談『補償心態』
有一位先生來電詢問: 他說:「家中有一位殘疾的妹妹,他很想愛護她,可是又無法靠近她。」 海寧格的心靈活泉裡有說過:「家中若有一個殘疾的孩子,其他兄弟姊妹往往不敢接受自己的生命或命運。他們會限制自己的生命,以表示對殘疾的兄弟姊妹一個補償。我們觀察到這會更增添殘疾孩子的負擔...
2022年5月23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57 次查看


對母親的連結具有保護生命的功能
以發展生理學的觀點來看,親子依附,尤其是對母親的連結,具有保護生命的功能。 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 John Bowlby)在依附行為及對心智發展影響的研究,給了我們許多助益。他的觀察與研究結論吸引越來越多對於心理學與心理治療的注意,而排列工作同樣支持他的發現是具相關性...
2022年5月1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20 次查看


家族內重大的事件有優先權
家庭中往往會發生某些重要的事件,在各種重要事件中,若有一件極為嚴重,例如:家中有人死於難產,那麼其他悲慘或特別的事件會喪失它的重要性。因此我不需處理每一件事,而要集中全力在這件看來極為嚴重的事情上。 我們也要有所分別,分辨事情事歸於個人的體驗,還是與系統的動力無關。例如:...
2022年5月1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13 次查看


創傷與復原,危險與安全
To 有孩子的你 / 曾經是孩子的你 創傷無可避免或許是一個壞消息,然而好消息是生命力與復原力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復原力是我們擁有的一種能力,它讓我們從壓力、恐懼、無助以及無法承受的感覺當中復原,就像金屬彈簧一樣,當你把它往外拉時,它會自動彈回原本的大小和形狀。當然,如...
2022年5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59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