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體是自己最好的老師和治療師。 透過身心感知與覺察的學習,學會尊重身體、珍惜親身的經驗,善待自己。 科技進步的文明社會中,人們身體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因體能狀況不佳和運動不足所造成的各種慢性疾病與日俱增,醫學界和運動科學研究人員都提出了許多研究報告,呼籲人們鍛鍊身體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事實上,在與日俱增之生活壓力和因身體不當姿勢所造成的身體疼痛,是可以透過重新對身體的傾聽和教育,而得到適當的調整與治療。 於是,身心學(Somatics)領域的許多開拓者,提出了另類健康與身心調整的方法,在「回到身體,瞭解自己」的論點下,主張身心合一,重視對身體智慧(body wisdom)的體知(embodiment),及內在經驗之體會和反省,發展出一系列身心動作教育、身心適能與身心療法的教材與方法。身心學的方法特別強調經由「身體」的感覺、反應與動作的探索,來教育、調整或治療身體及心理層面,使人們能夠更清楚的認識自我,發揮潛能。 "Slow down & Strong" 放慢步調,有韌性地面對生命 "Move & be Moved" 要活就要動,並能有所感動 "Awareness & Appreciate" 要能處處覺醒,並有感恩之心 "Re-educate & Regenerate"身體再教育,讓生命得以重生 "Touch & Transform" 透過接觸與觸動,轉換人生態度
Comments